電視沒人看了?近些年,視頻網站的崛起,一度把“80后”“90后”人群從傳統電視機前搶走。觀眾的眼球,盯上了電腦、手機屏幕以及背后好玩兒的內容。握住鼠標一點,想看哪里看哪里;緩存到手機里,上下班路上隨時看。落寞的電視,幾乎淪為了客廳里的“雞肋”,不買,總覺得少點兒啥;買回家,又覺得內容老套不愿看。
不過,電視機的命運,近來似乎又因為“互聯網電視”的席卷而至,出現了反轉的苗頭。高清畫質、超大屏幕以及日漸豐富的視頻、游戲等內容資源,讓電視機有了扳回一局的可能。互聯網電視的興起,能把觀眾再度拉回客廳嗎?
憑啥吸引人?
互聯網電視“干貨”多
簡言之,互聯網電視是一種集互聯網、多媒體、通訊等多種技術于一體的新型電視終端。由于其聚合了電視與互聯網的功能,對于消費者來說,互聯網電視不再僅僅是一臺電視,而更像一個內容服務集合的平臺。
于是,在傳統電視漸漸被人們遺忘在客廳的時候,互聯網電視卻更多地“滲透”到人們生活中的更多方面。
“客廳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環境,因為大屏觀看帶來的是沉浸式體驗,猶如名師面對面現場授課。”海信海視云公司總經理于芝濤相信,“大屏”生態將會重新引發觀眾的注意。4月20日,在繼視頻、游戲、購物后,海信又發布了一款互聯網電視“聚好學”教育平臺。平臺覆蓋不同年齡段的教育需求,如學齡前、小學、初中、高中、英語、興趣和職業七大板塊,可為孩子上補習培訓班、家長職業“充電”、老人上老年大學等提供幫助。
無獨有偶,創維旗下互聯網電視品牌酷開也和智課教育合作,探索互聯網電視和教育的融合。依靠高清電視大屏,把客廳轉換為場景式課堂,互聯網電視在內容資源上又添了不少賣點。
比起更重要的視頻、游戲和購物等,教育只是互聯網電視內容拼圖其中的一小塊。但這塊內容被互聯網電視爭相布局,也意味著互聯網電視內容更為海量,也更加細化。而承載這些內容的硬件——互聯網電視,也將重新奠定其在客廳里的核心地位。
“現在看電視的時間,還真挺多的,主要是財經新聞、體育比賽和BBC紀錄片。”30歲的劉林輝是一家公司的培訓師,他說,每天業余時間會花近2小時看電視。劉林輝的客廳中擺放的是去年選購的一款互聯網電視。而在此之前,無論是娛樂還是學習,他主要依靠一臺14英寸屏幕的筆記本電腦。
奧維云網大數據也印證著人們對于互聯網電視的歡迎。數據顯示,今年3月,互聯網電視上APP活躍用戶比例上升至70%,環比上升4%。從各分類應用活躍用戶比例看,影音類、教育類更活躍,游戲類大致持平。
憑啥和傳統電視較量?
靠內容更要尋求合作
傳統電視巨頭以硬件見長,他們仍不遺余力升級顯示技術。日前,海信一口氣發布了四個系列13個機型新品,其中搭載海信第三代ULED顯示技術的65英寸MU9800系列產品,是其旗下首款8K電視,分辨率高達7680×4320。
而互聯網電視品牌,自知硬件技術難以取勝,它們就采取另一套打法,以內容取勝,追求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。
但現實情況是,后者更有優勢,近兩年互聯網電視在迅速蠶食電視市場份額。
據了解,去年品牌互聯網電視銷量達400多萬臺,占市場份額10%左右。中怡康市場研究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預測,這一份額今年有望被拉升到15%。“互聯網電視對傳統電視形成了沖擊,但還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。”但他表示,隨著“90后”逐步成為主流消費人群,這些互聯網“土著”對互聯網電視品牌有天生的偏好,這對傳統電視廠商來說會承受不小的壓力。
據不完全統計,僅去年一年,就有暴風、風行、優酷、PPTV、微鯨等10多個新品牌殺入互聯網電視圈。競爭壓力下,新舊品牌間尋求結盟聯姻屢見不鮮。日前,微鯨科技斥資約4.5億元認購康佳9554.14萬股,持股3.14%。分析人士認為,此番微鯨參與康佳的定向增發,是希望未來與康佳在硬件領域有更多深入合作。創維于近日與華納、騰訊企鵝TV發布了內置多款獨播HDR視頻電視新品,積極布局內容源。
更早的時候,TCL就已接受樂視投資達成合作,TCL幫助樂視生產電視和提供顯示面板,樂視為其提供內容。對于互聯網企業紛紛開始做硬件,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近日舉行的“十人看十年”論壇上表示,合作是最好的選擇,盡管這是經過一輪很痛苦的煎熬、考慮后才想明白的。
既要高清的“顏值”,也要豐富的“內涵”,兩者的結合,才可能讓電視漸漸找回曾屬于自己的觀眾。
硬件免費真要來?
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
硬件免費?樂視最近拋出的新玩兒法,賺足了眼球。樂視認為,硬件只是為用戶提供內容的載體,通過硬件帶來生態和服務,用戶為價值、生態和服務買單。硬件免費,簡單來說,就是用戶購買一定時間的會員,可免費獲得電視和手機等硬件。
對這種“破天荒”的做法,一些傳統電視廠商表示懷疑。他們認為硬件免費,只依靠純粹的內容提供、單一內容服務獲利,其實是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大部分推崇這種模式的都是新興互聯網企業,“因為他們沒有硬件支持,沒有硬件研發能力,靠貼牌加工。”
一些業內人士認為,不依靠硬件賺錢,而想依靠廣告、服務等軟件內容平臺盈利很困難,軟件服務只能為企業增加部分利潤或者是吸引更多用戶。
樂視也遭到競爭對手的強烈質疑。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表示,樂視參與“硬件免費”活動的產品都是此前的舊機型,實為清庫。此外,電視的安全使用壽命在7年左右,但樂視“414硬件免費日”活動會員期最長可達9年,用長時間的會員費捆綁用戶使之忽略電視的生命周期。
“硬件免費是以樂視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手段,其他品牌是否會跟進和嘗試,還需要市場檢驗。”左延鵲表示,硬件免費能否成為市場主流仍無法判斷。
硬件免費了,還沒有廣告,內容資源也更豐富,以會員換硬件,樂視推出的“免費”確實讓不少人心動。
不過,也有一些用戶認為,會員費定價有點高。以樂視近期推出的“樂視超級體育會員”為例,樂視體育會員年費590元,季費159元,月費59元。一位中超球迷就說,“每場比賽,主場所在的地方有線電視也會直播,有線電視費一月才20元左右,要是會員費能跟有線電視費差不多,就好了。”
此外,盡管樂視為會員提供了近乎海量的賽事直播,但現實情況是,會員也只會挑選自己喜歡的場次觀看,為部分比賽而購買價格不低的會員套餐,也確實會讓用戶猶豫。
看來,互聯網電視要拉回觀眾,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。
來源:北京日報 |